Posts Tagged ‘愤青’

你我眼中的愤青

Saturday, June 21st, 2008

贾静雯 Alyssa Chia

引用内容:
这些所谓的愤青文化,不仅仅是偏激、片面,不理智。他们辱骂、攻击别人并不是真正的为了树立什么伟大旗帜和高尚情操,他们更多的心态是以此来标榜自己的个性,他们关心社会吗?他们关注名民生吗?他们关心地震灾情吗?我们不得而知,也许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攻击、辱骂了某个名人之后,自己文章的点击率是否成倍的增长了,而为此沾沾自喜,他们毫不在意跟帖的人对他们的指责和唾骂,他们并不关心自己文章里所描述事件的本身。

这是QQ空间置顶的热点文章引出的一段文字,打开全文草草的掠过一遍,没有细看,因为出于我对文字的理解,这类的文章通篇阐述的东西,虽然激昂,但也乏味,我给作者的留言也便是我写这篇文字的主题,虽然我写的不如那位仁兄的精彩,但是叫真,抬杠,顶撞人的事,我干的不少,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我能理解的他的含义,如果说他说的只是某些网络暴民,我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像长舌妇人一般,漫天说着一些听来的事,或是以讹传讹,或是不加修饰的谩骂,再加上博客这个可以基本满足言论自由的人来说,那简直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评论家。前女友,曾经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孔子和他学生的故事,意思大概是说有的时候亲眼见过的事情也未必是事实,那么我们耳听来的是否真实呢?也许有,但是至少不是全部。

记得前不久的家乐福事件,我也建议过不是要抵制五一那么一天,应该让其所有中国籍员工全部辞职罢工。事后过了一段日子想起来,觉得惭愧。我发现不仅仅是我,还有其他的国人都认为自己的纯洁高尚,洋人都是多么猥琐不堪。这通常是80后和80后之前的人的看法,因为这类人或是看着或是受着辱华史教育毕业的人,对于日美法基本没有任何好感,然后出了这样的事件必然受谴责的是法国人,是家乐福。我们忘记了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有好人有坏人之分的,而我们的同胞通常喜欢拿自己一厢情愿的纯洁来对比一下不好的事物,以示自己的高尚,但是这和愤青是没有绝对关系的,这是个通病。我有,那位大骂愤青的仁兄也有。

愤青是什么人?什么样的人算是愤青?我想那位仁兄是弄错了,啊,当然也有可能弄错的人是我。

简慧真 Regina Kent

先说下非主流吧。

什么是非主流?现在能看的网上疯传的非主流一般都是,额,这里说我能看到的,女生:故意把自己照的脑袋大,身子小,我不明白,头大是不是损人的话吗?也成时尚了?非主流的女生喜欢内八字,我记得好像60年代的人如我父辈的人都不喜欢外八字的人,一种不正常的走姿。如果你连走路都成问题那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男生:男生的非主流好像很简单,弄一个爆炸式或者李宇春式的头型加上一个周笔畅的黑框眼睛,打个粉底之类走在街上看不出性别。非主流还有一个最最令人生厌的事就是拿一些非常用字甚至繁体字来代替简体字(後來稱之爲火星文),更可恨的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那些字怎么念更不要说那些字的真正含义了。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很喜欢繁体字,但是不是每个字的繁体字都和简体字的意思是一致的,但是那时我并不知道,后来假期去姥姥家的时候,姥爷对我说,如果你不懂繁体字的意思那你以后就不要去写,如果你想写那么等你懂了一些的时候再去写,你现在写的不仅仅是侮辱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也明明白白的告诉别人你的无知。

其实在我眼里,现在所谓的非主流都不算是非主流,我记得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也讲究个性,个性应该算是非主流体现的非常重要的意义了吧,当然我们体现的不是黑黑的眼圈,大大的脑袋,破烂烂的衣服。我们讲究体面的穿著,或是稳重或是时尚,不是另类只是个性使然,用流行的色调穿不同的服饰,我们以穿同样的衣服鞋袜为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是主流每个人也都是非主流,这就是我们的非主流。

江一燕 Yiyan Jiang

说多了,好像有点跑题了,那回头再说愤青。

那位仁兄所说的愤青就如我所有现在我能看到的非主流一样,或是他们自称愤青一族,或是觉得那样的人就是愤青一类。那么至少不是我这一国里的愤青了。

仁兄说的很对,我们可以批评但是绝对不该谩骂,仁兄有的时候二者是可以混淆的,当然你要看清楚我说的话,是有的时候!

大学生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可能都是愤青,至少我上大学的时候是,我的宿舍里全都是,当仁不让的说我在宿舍为最,对不好的政策,我们敢于评判敢于指正,不骂骂确实是不足以泄愤的,但是怎么骂,你要搞清楚,不要动不动就张嘴就是妈妈个什么,爸爸个什么,再不然祖宗八代都骂出来了。我们恨日本恨台独,我还可以告诉你,我们学校墙那边就是原国民党主席连战家的祖坟,你要去挖挖吗?当然,那不是愤青做的事情,那是无知的目无法度的人才去做的事情。对不好的生活态度,我们敢于指责,我们当面告诉打扮奇怪的人说“你真丑”,我们可以当面对那只恐龙说“妖怪”,然而我们做的这些不是来自片面或什么偏激不理智。也许我们是激进了些。

真正的愤青,在我的理解里应该是那些愤世嫉俗的热血青年,在他们的内心里希望他们能用自己的力量打拼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来,打骨子里的想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不是为了标榜自己的高尚情操,树立什么伟大的旗帜。

可以说,我就是一个愤青,至少曾经是,作为一个曾经是愤青而现在只是半个愤青的我告诉你,如果不关注社会,我不会一听到东条英机的时候感到恶心,不会提到陈水扁的时候就想打人,更不会去理会马英九上台会不会改变大陆和台湾的局势;如果不关注民生,我不会骂这个操蛋的世道,不会因为哪个党员干部贪污受贿就恨的咬牙切齿。如果不关注地震,我不会在办公室偷偷看新闻时默默流泪,更不会因为捐款捐到忘记自己的工资还剩下多少,如果不关注我更不会也不屑看仁兄你的文字还在这里慷慨激昂一翻。

我关注我的点击率,不是因为我骂过什么所谓的名人之后,是因为我刚关注多少人看过我的文字,我更关注对于我文字的回复,是赞同是反对还是麻木不仁的一句简单的路过,有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不在意评论,或许有些人在意,然而无力反驳,更有人不屑去反驳什么,如仁兄般的评论,500多条可是未见全部有你的响应一般。

最后留给那位仁兄一句话,如果你说的所谓的愤青文化就是你认定的社会中的愤青的话,那么你那一篇慷慨激昂之后,你也变成了你口中的愤青,片面,偏激,不理智,你不在意所有的评论,是因为太多,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你是否也只看到了自己的点击率而沾沾自喜?你是否也是在树立什么伟大旗帜和高尚情操?还是你也是在标榜自己?如果这么多疑问一一被肯定的话,那么恭喜这位仁兄,你也光荣的融入了这个“伟大”的“愤青文化”当中来了。

吹毛求疵?

Monday, March 17th, 2008

巩俐 Li Gong

这是很早前听说的新闻,当时便很想看,但是一时没空出时间来看。今天突然想起此事,上班之余,草草看了一下,没想到,马老先生真是语惊四座,一鸣惊人。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

此时此刻,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个签名:‘所谓的大师就是八个字:特立独行,哗众取宠’。说起大师,我想马老先生绝对的够资格称之为大师了。

为什么呢?

为了一篇歌词也要计较其中真假对错,也算是操劳了。我不清楚马老先生喜欢不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电影?如果喜欢,我想老先生有的忙了……为此我想可以权作‘特立独行’了。为此事搞的沸沸扬扬,找来记者叹其长短曲折,如果不是为了给“青花瓷”讨回公道,那就没有理由,不是哗众取宠了。有了这八个字,称老先生为大师绝不为过。

说起青花瓷器,我是外行中的外行,所以特意百科了一下,说起这瓷器也无非就是瓷器,什么时候造出来的,我想那是无所谓的事情吧。唐时的是青花瓷,元时的也是青花瓷,清初能是青花瓷,为什么到了晚清就成了赝品呢?那现在呢?造出来的也是赝品吗?是因为材料?还是因为时代?

哦,我明白了,原因在于,那是CCTV后面屏幕上的画,它就不是个瓷器,所以是赝品?嗯,对,太赝了,简直就是‘赝照’!当然我是个外行人,完全不懂其中奥妙所在。我每天只为三餐都已经忙的焦头烂额的人,能在这里发发牢骚,抒发抒发自己的不愤和感慨已经是忙里偷闲了,哪里还有时间研究这瓷器?

关于隶书,仿宋之云,我想裴教授说的很清楚,让我说也不过是引用而已,基本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好话不说二遍)。我在这里只想告诉马大师一下说,我不介意青花瓷下是否有隶书,也不介意是否有仿宋。我想歌曲更多人听的是旋律,是歌词后的情感归宿。也许在大师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严谨,那好吧,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马大师还能一如既往的认真,但……下次能不能找到真的可以吹的‘毛’,可以求来的‘疵’,然后在大肆渲染呢?

不然只会让自己变成‘毛’‘疵’,被如我般不知深浅之人吹嘘一翻。

曾經是年輕,不知道馬大師真的是大師,只是不明白為什麼,大師為什麼會突然說出那種沒頭沒腦的評論。

算了,反正事情已經過去了,而且也不十分的重要。

Sunday, October 15, 2023 23: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