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r in chengdu

看過這則新聞後“成都被打女司机接受采访痛哭:我变道没问题”,我也有一些想法想說出來與打架分享。

在新聞裏我第一次聽到這樣一個名詞:路怒一族。然後我們說,很多人都是這樣的路怒一族,我個人覺得路怒的原因是真的有一部分人,有意或無意的不安全駕駛,這確實很讓人氣氛,輕則車損,耽誤大家時間,重則車毀人亡。對於一個有一些行車經驗的人來說其實很容易分辨新手行車或非新手行車的,對於前方有新手駕車應該早有預防,最傷人的便是那種自恃開過幾年車,自以為輕車熟路,不顧他人安危,任性妄為。

打人無論如何是不對的,但是如今的這種情況,交通安全在平時只能靠自覺尊重來維持的程度,打架成了唯一簡單粗暴且有效的阻止辦法之一。我不贊同這位男司機的辦法,但是如果換做是我,或許結果也是一樣的。打一頓總比撞車來的有記性多了。

對於姓盧的女司機,新聞裏他的父親說:“第一次连续变两条车道,是想从三环主道进入辅道往三圣乡方向行驶。她表示,自己开得确实有点急,但并没有想去别张某。第二次是因为路窄,实在没办法才拐过去”。還說“因为路况不熟,险些错过出口,不是故意想别,女儿为此道歉,但女儿并未出言辱骂对方”。但是女司機在醫院接受採訪時卻說這樣的變道以她的經驗對後車沒什麼影響,又在看過男司機的行車記錄儀所記錄的行車記錄和錄音之後,雙方都有叫囂的過程,那麼女司機被打的主要原因只是“打不過”。

人肉搜索,之前一段時間內我也覺得深惡痛絕,但是人肉確實應該和事件本身有聯繫,毫無緣由的人肉是無道德的,但是如女司機這般的被人肉,只是讓她無處遁形,不要被女vs男中女士的弱勢而被假像所欺騙。

人肉後,盧父出來為女辯解,或許是真實的,也或許是愛女心切。用誰的駕駛證來繳違章罰款,是不足以說明是誰在開車的,和其他一系列的解釋和網路傳聞一樣,不能確定是否真實,不予評價,但是就女司機一直作為一個受害方的姿態是絕對不可以接受,因為那樣的別車行為的惡劣程度不低於男子暴打女子的行為。而且,她的精神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那麼那個坐在男司機車裏一直哭啼的孩子的精神創傷又應該有誰來負責呢?

對於法律法規而言,對於這種惡意行車可能贊成較大交通事故的,應該加大處罰力度,比如在限速50公里時速的路段強行並線和在限速100公里時速的路段強行並線的處罰應該是不同的,這個時候的100元罰款已經有些微不足道了。

對於司機而言,不在於男司機和女司機的差別,女司機也不是天生的笨、蠢、觀察注意力不夠,只要是不把生命當作一回事的司機,自以為是,缺心眼的司機才是最可怕的,開快車顯得更加炫酷的想法本身就是沒底限的作為,這是不分男女的!


6 Responses to “被打只是一个开始,行车需要更多的文明”

  1. 路易大叔 says:

    交通文明 只不过是社会文明的一个小方面罢了

  2. Sherry says:

    一直觉得,他们开了车就像做了官,怎么着你都得“让着”,仿佛旧时的大官出街,所到之处闲杂人等“回避”,就是旧观念没清干净。

    • Always.Life says:

      車不讓人,確實是一種不文明。開車的人又總覺得別人讓他是應該的,別人也會因為少一些麻煩能讓就讓,無意識的也助長了有這樣想法的人

  3. 勺子 says:

    那女司机的确是欠修理的节奏,但打人终究是不对,何况打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