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Channel Youth(浅知拙见)’ Category

如是说 – March 28th,2015

Saturday, March 28th, 2015

文颂娴 Annie Man - p1822891424

1、初入江南,僅存的江南六怪以實戰教導郭靖江湖中的爾虞我詐時說,當今武林沒有人能一聲不吭的將其六人擄走,結果被歐陽鋒楊康打死在衡姐的墓中的時候屁都沒放出一個來。——江南的乖乖們用生命告訴我們,千萬別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無所不能。

2、每個女人都應該重視自己的結婚照,因為這種美麗在生完孩子,當上母親之後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3、如果你還沒有愛上我,那是因為你還不夠瞭解我。

4、十年前我的QQ空間還沒有人看,如今有了,我以為我的交際圈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可細細想來其實只是QQ空間的服務升級了。

文咏珊 Janice Man - p2192267758

5、看完『穹頂之下:柴靜霧霾調查』之後,每天生爐子取暖的我,總覺得離死亡並沒有那麼遙遠,只是死的時候沒有那麼的冷。

6、婦女節時,很多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也過的津津有味的,我倒是很好奇,你們都是經的誰的手?年紀輕輕都已是婦人?

7、很多所謂的心靈雞湯都是能用得上此時卻用不到彼刻的,有時聽了看了馬上就熱血澎湃,後又發現格格不入。

8、我不是說現在的電視劇不好看,演員的演技到底有多差,只是演員的樣子和角色的形象,就像看小說中人物的名字和性格一樣應該是呼應的。

9、三十多年來不記得有過什麼錦上添花的瞬間,多的是的都是雪上加霜的日子。

如是说 – February 12th,2015

Thursday, February 12th, 2015

温明娜 Ming-Na Wen - p2517375864

1、奔4的人了,回顧過去,審視現在,謀劃未來,我都應該為自己謀劃個更好的前程才是,畢竟這不單單是我一個人的事情,還是一家人的事情,這是男人的悲哀,更是男人的榮耀!

2、任性本不是一件壞事,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3、我從不相信從政或從商的人,會做沒有利益的,單純的事情,在外人來看多麼好的善舉背後都滿是利害的糾結,在外人看來多麼殘忍的惡事背後都會有一種情非所願。

4、只有在法律面前才存在絕對的正邪之分,而人們的生活遠沒有法律規範的那麼方方正正,可圈可點。

文凯玲 Connie Man - p2229393661

5、比起那些自以為成熟的人,我多玩耍了十幾年,但請不要覺得你們做的才是正確的選擇。你從來沒有經歷過我所經歷的,感受我所感受的,體會我所能夠體會的,所以你所謂的成熟懂事,只不過是你一廂情願,自欺欺人的說辭罷了。

6、每個人都有喜歡聽或者不喜歡聽的話,說不說是你的自由,聽不聽是他的自由,別說誰才是真正的固執,那都是片面之詞。

7、雖然“即使是上帝也無法說出讓每個人都喜歡的話來”,但也請不要把這當作讓別人產生困擾讓而理所應當的理由,那樣只能被稱為無恥。

8、春節逼婚只是一個現象,雖然我已經結婚了,我依然恐懼春節的到來,雖然那是家人團聚,卻總一把無形的鎖鏈把人困的緊緊的:放棄自由,如臨大敵。

责任或者不负责任

Monday, January 19th, 2015

future-80s

舊事重提,又聽到了關於80s不負責任的言論,理由是工作的懈怠問題,其實我想說,如今的社會上有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叔叔阿姨們會覺得一代不如一代,對八十年代後有一種我說不出來的與生俱來的反感。

記得很早以前的一個新聞,說一個80s因為遲到而乾脆不去上班了,這樣說來確實責任感不夠,也可以說是初入社會,沒有擔當的表現,但是既然是新聞,說明少見,其次我個人認為放大這個問題給80s才是最大的不負責任。

還記得有過這樣關於80s的新聞,一個老闆在新聞採訪的時候說到80s一肚子怨氣,抱怨80s的不好控制,任性,放縱,不願意去做除應聘職位以外的任何事情,只懂抱怨,而且懈怠工作。

或許是中國幾千年的傳承讓國人習慣了壓榨,那麼已經有了些資本的人覺得既然給了工錢,就可以任意的,隨意使用他的員工,即使沒有給他們應有的勞動保障為前提,我不確定是不是只有80s才存在這樣拒絕的問題,但是這絕對是我認為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温碧霞 Irene Wan - p2543394819

幾乎很少的情況下,我們能對下一個年代後表現的寬容,或者我們總有一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或許是因為自己總是自視過高,或許是因為我們都習慣用自以為是的優點去比較我們自以為他們的缺點而得到的一點點可憐的滿足感。

現在的90s,未來的00s,更久以後的10s,都將比80s,70s,60s更好,這應該是不可爭辯的,因為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歷史和現實都已經說明了問題。不需要強求世界觀的相同,因為這個無時無刻的都在發生著改變……

说说孩子

Thursday, November 20th, 2014

Child

我想,我們不應該給予孩子最好的物質,這樣孩子會變得浮誇,我們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環境,因為我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無法改變環境的,即使大家一起來營造這個環境,也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意見,我們能交給自己孩子的便只有如何選擇。

最近我很喜歡“選擇”這個詞,順境中,選擇可以使你適可而止,也可以使你貪得無厭;逆境時可以使你浴火重生,更可以使你隨波逐流。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需要選擇,因為魚和熊掌素來不可兼得;人生最慶倖的事情也是選擇,可能這是上帝留給人們最原始的能力。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懂得取捨,懂得如何選擇。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正確的,那麼我認為這樣的言論實在是有些淩駕於法律之上,我不提倡,但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很多事情是很難說的清楚,所以選擇變得尤為重要,或許說小孩子太小不必涉及太深,我卻覺得很多事情是需要在幼時就應該讓孩子知道的,然後在他的成長中慢慢領會。

目前關於孩子的新聞一般都是因為受不了委屈,然後選擇輕生。然後大街小巷的都在提倡挫折教育。

我卻覺得十分兩頭起,先說委屈,為什麼孩子受不了委屈?這是提倡挫折教育的關鍵,爸爸媽媽把本來無私的子女之愛變成了無底線的溺愛,讓孩子從出生到輕生的整個生命過程只收到過一次刺激,或許不打,但確實是未曾經歷過的“羞辱”(很可能並不是羞辱,或許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執行),由於實在是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於是他/她輕生了。可是他/她為什麼會選擇輕生呢?

在孩子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他/她不只一次的聽到了各種“死”的詞彙,比如累死,氣死,煩死等這類消極的看法,久而久之會不會讓孩子以為這其實就是一種擺脫“羞辱”的最好辦法呢?是不是就一了百了了呢?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一個孩子的輕生就真的是父母造的孽,付出了不說還活脫脫害死了自己的孩子。(想當然的說一句,這些想法都是我個人認為,任何人都可以選擇不贊同,但是我堅信!)

我們準備讓孩子每一樣可以的或者不可以的都嘗試一下,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做事不僅僅可以得到誇獎和禮物,還可能得到教訓和懲罰。適當的羞辱其實個人覺得也是可以的,試想一下,我們這一代(80後)有多少人沒有被責備過?有多少人沒有被貶低到顏面無存的境地?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過,不僅僅是80s,哪個年代幾乎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且是大多數。傷自尊有的時候是件好事,起碼有自尊的人才會被傷,這樣的人才能夠被激勵,哪怕只是為了沒有下一次。

周總理常說的一句話是:“活到老,學到老。”相信細心的朋友也會注意到,雖然曾經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十分喜好學習,但是如果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不屈居人後,都沒有辦法避免說不學習,雖然當下是個追求利益和社會關係網迅速發展的社會,不勤奮的,不思進取的人是絕對不會討人喜歡的。如果你所在的單位足夠大,人足夠多,相信你一定能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

Children

孩子自在媽媽的肚子裡時已經開始自主學習了,幼兒時更是飛速的成長中,他/她在爸爸媽媽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學習和成長,而後又在幼稚園中和小朋友們相互學習,有了對身邊事物初步的認識和態度,我們在用“習慣”教育自己的孩子。姥爺在世時時常教導我說“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時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自己”。如今,我很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平時生活太過放縱,回家後面對孩子不容易克制,經常在不經意間暴露出自己品行拙劣的一面,這會是孩子成長中的敗筆,也可能是在教育孩子中成為終生的遺憾。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培養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最最重要的就是學習的方法。我想上過學的很多朋友都深知學習的苦悶,當孩子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之前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來對待學習,我覺得太扯,至少只有極少數人是成功的,不能作為範例。所以我更喜歡討論如何學習的問題,當然這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有雷同,但絕對不是唯一的,絕對的。

我曾經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之一,我也曾經是老師最頭疼的學生之一,我更有一段時間是被老師所放棄的,16年的學生生涯沒能讓我體會到學習的重要,直至步入社會後才讓我一瞬間有了大愚若智的感覺。自以為無所不能的我在工作生活中四處碰壁,能力是源於學習的。

大學時,我記得《電腦基礎》的老師曾經這樣告誡過我們說,“不要覺得自己會了就可以不聽課,考試時過的人不會太多的”。考試確實不同於面對著電腦的操作,所以第一次考試就死傷大半。

今天,我想說,不要自以為是就開始輕視正在做的事,在學習中更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夫子說,“溫故而知新”。越是基礎的問題,越是值得多看多聽多學,如同大樹紮根,一顆百年大樹的成長依靠的絕對不是它年復一年的枝繁葉茂,更是入地三尺的根須才可能經得住上百年的風雨洗禮。

知識是應該被尊重的,所以我十分不建議用自以為是的觀念或用自己還未弄清楚的知識來教育孩子,這是百分百的誤導,這種誤導不僅僅會對本來要吸收的內容有了錯誤的認識,久而久之會令孩子在模棱兩可之間隨意的作出一些決定,這絕對不會是一個好的習慣。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對不確定的內容上對孩子講“不”,如果害怕這樣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無知的,那麼最好在講不知道的同時,當著孩子的面解決這樣問題,工具書也好,互聯網也好,給孩子一個態度,和孩子一同學習,我相信這會是一個很好的榜樣的形象,而且與子同樂不正是作為爸爸媽媽來講最幸福的事情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之前對於孩子教育的問題變得越來越沒有底氣,之前總是振振有詞,說起來總是頭頭是道,可現實只會是我尷尬,生活習慣幾乎是潛移默化的,雖然我們能在大方向上制定很多計畫,希望對孩子有更加正確的引導,可骨子裡的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留給一些什麼給孩子,然後孩子會在將來的某一刻釋放出來,使我們詫異。

於是,我放棄很多美其名曰為了孩子的計畫,現在的我更相信,父母做好自己的意義並不是為了孩子讓自己過著類似教科書一樣的生活,而是活出更真實的自己。孩子會因為環境而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但這個環境本身就存在很多因素,雖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會很深,但是太在意不如順其自然,畢竟太在意就會變得不自然。

To update:Sunday,April 9, 2017 23:16:39

我只是一只玩命奔跑的蚯蚓

Monday, March 21st, 2011

母其弥雅 Qimiya Mu - p2433012738

从出生那一刻起,便被冠上了一个头衔”80年代后”。但是又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头衔开始变了味道……,尤其是这个味道有点接近臭豆腐,不管它是不是好吃,首先它就臭了!

80后,其实也是有自己生活味道的,或许除了没车、没房,除了啃老、蚁族,我们还有梦想,和其他人一样;或许我们最初的梦想都没能实现,但这也和其他人一样;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味出这其中的生活味道,如神马,如浮云。

在网络上流行很多话都来自80后,或许有些是或许有些不是,但是互联网上却都是这么传的,不管怎样,生活最终还是我们自己的,褪去了附加的”颜色”,我只不过是一只玩命奔跑的蚯蚓。

www.hd-desktop-wallpapers.com

人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有的时候真的是很嫉妒自己长的不够帅,找不到一个漂亮的小妮子,不能像那些言情小说的帅帅的公子哥那样来一次带点奇遇的爱情,或者实在不济也能攀上个富家女子,让家里省省心也是好的呀。

说多了都是故事,这样的事情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妄想罢了。人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但是出生的人是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活下去的,这样的道理其实很多人知道,很多人懂得,只是到底要何如去做?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不同的秤

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么叫做依赖

先前总是听说,总是到了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珍惜,听的多了,却越发的不以为然了。皮带可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曾经失去过才知道它的重要,正是真的体会到它的重要,才更加的舍不得,放不下。

我们愿意或者说可以接受失去皮带,但是对于感情,一次的挫败,已是不堪重负。

如果不理解,请试着去理解

Friday, April 30th, 2010

孟广美 Jessey Meng - p2118201872

我发觉我最近不太喜欢理解别人,甚至开始有点自以为是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觉得最近很认为自己是对的,然后就开始对别人的不理解。

简单的例子,对象的老乡很严重,阑尾炎。听起来就不是个大事儿,所以一直也没有放在心上,和我家凤姐说的这事儿的时候还是一幅不以为然的样子。阑尾炎能咋的呀?很是不理解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后来同事之间聊起此事的时候,才知道阑尾炎如果不能及时的手术的话,真的是有生命危险的……

买嘎的,我觉得我错了。不只是为了自己曾经的不以为然,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根本不了解,甚至没想过去了解的事情而自以为是的就那么的认为了。现在想想,当时的那种自以为是其实是很恶劣的。

每个人都是需要理解的,每个人都是需要别人的信任的,如果丧失了这些,人们便会变得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人往往总是需要别人去理解自己的时候才发现理解的重要,但是有的时候会变得稍稍的有些晚,当然这只是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来说的。尽量避免吧,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不要轻易的怀疑别人,可以心存疑虑但是最好不要表现出来,那样的话实在是太糟糕了。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句话:One for all ,All for one。是的。如果希望别人对你也能付出更多信任与理解,那么请先去理解和信任别人吧。

请仔细阅读朋友写过的文字

Friday, April 23rd, 2010

其实我没有什么实在的资格说这样的话,因为前几天工作烦躁,一直都没有太认真的看过朋友的文字,通通都是草草而过了。

但是我还是要写这样的文字,更主要的原因是想写给自己看,给自己做一个检讨,也希望有朋友可以来借鉴。

reading.jpg

仔细的阅读文字其实是对作者的一种尊重,就像评论能给作者带来继续写下去的动力是一样的。除去做博客站的以外,你的朋友,你的亲人在写自己的空间日志的时候,同样的应该去仔细的阅读。了解你身边的人,我想这并不需要做更多的解释。

呃~~工作比较忙,事情比较多,思路有点捋的不是特别的顺,但是我想基本的意思我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共勉~